五位光子学专家入选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来源:激光制造网 作者:Johnny Lee 发布时间:2015-08-03 阅读: 1628
激光制造网消息: 日前,在中科院公布的201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笔者发现有五位与光学、光子、激光相关的专家位列其中,他们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儒新研究员、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朱诗尧教授、深圳大学李景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瑛教授。
人物简介:
李儒新:
朱诗尧:
朱诗尧,原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千人计划教授,兼任(曾)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同济大学及山西大学客座教授。
朱诗尧教授在量子光学、激光物理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前沿研究领域中有重要的科学贡献,是国际知名学者。他是国内最早从事量子光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李景镇:
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3年12月底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调入深圳大学工作,曾任应用物理系系主任、科技研究院院长、光电子系系主任,现任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子工程研究所所长。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198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红外技术专业。1986年至199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和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1999年受聘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首批),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2012年当选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Fellow。
顾瑛:
自93年起任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科主任,从事激光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发明了新型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开创了光动力疗法治疗良性疾病的先河,并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强激光和弱激光治疗及色素病变的无创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创新工作,负责和参加科研课题30余项,获国家发明奖、国际激光医学会学术奖、“求是奖”、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4项优秀论文奖,共16项。已发表论文180余篇,专著1部。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2001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全国妇联执委,二次荣立三等功。现任中国光学会医用光学和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疗法与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北京光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承担国家、军队、北京市“十一五”课题及合作研究课题等6项。
人物简介:
李儒新: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回国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强激光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有关战略需求,在X射线相干辐射源及其应用等研究中孜孜以求,顽强拼搏,成绩斐然。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批准和被受理发明专利20项,应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10余次。
朱诗尧:
朱诗尧,原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千人计划教授,兼任(曾)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同济大学及山西大学客座教授。
朱诗尧教授在量子光学、激光物理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前沿研究领域中有重要的科学贡献,是国际知名学者。他是国内最早从事量子光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李景镇:
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3年12月底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调入深圳大学工作,曾任应用物理系系主任、科技研究院院长、光电子系系主任,现任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子工程研究所所长。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198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红外技术专业。1986年至199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和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1999年受聘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首批),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2012年当选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Fellow。
顾瑛:
自93年起任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科主任,从事激光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发明了新型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开创了光动力疗法治疗良性疾病的先河,并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强激光和弱激光治疗及色素病变的无创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创新工作,负责和参加科研课题30余项,获国家发明奖、国际激光医学会学术奖、“求是奖”、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4项优秀论文奖,共16项。已发表论文180余篇,专著1部。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2001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全国妇联执委,二次荣立三等功。现任中国光学会医用光学和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疗法与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北京光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承担国家、军队、北京市“十一五”课题及合作研究课题等6项。
上一篇: 富士康组团出席郑州激光论坛 下一篇: 浙工大姚建华教授等激光团队参加第11次全国热处理大会